國慶期間,駐村民警在景區發放反詐宣傳單張 “百日整治”誓師大會現場 大亞灣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
記者從惠州大亞灣警方獲悉,2020年全區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3%,盜竊警情“零發案”31天,“兩搶”警情“零發案”294天。“控發案、壓警情,全面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水平,科技賦能之下,大亞灣警情大幅下降,給轄區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大亞灣區”)管委會副主任、公安局局長方少宏介紹,今年以來,大亞灣區公安機關圍繞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努力提高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處置突發事件、服務經濟建設能力,全面提升“智慧新警務”綜合水平,組織開展“百日整治”專項行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颶風2020”等專項打擊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取得全區警情大幅下降的良好成績。
01 “百日整治” 守護萬家
9月11~30日,一場為期20天的集中“洗樓”大清查行動在大亞灣西區片區(臨深片區)鋪開。期間,大亞灣區公安局禁毒辦、緝毒大隊、刑偵大隊、西區派出所、新西派出所、龍山派出所及卡哨執勤民警、輔警和禁毒社工共同行動,對轄區重點場所和出租屋開展大清查行動。
據大亞灣區公安局政委閆健平介紹,“洗樓”大清查行動是今年“百日行動”的延續,開展清查專項行動既要讓百姓看到大亞灣公安做好公安工作的堅定決心,更要讓犯罪分子感受到大亞灣區公安鐵腕整治的強烈震懾,堅決清掃犯罪盲區、堵塞漏洞,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西區、新西、龍山派出所轄區為臨深片區,治安復雜,流竄案件等時有發生。今年5月中旬以來,大亞灣區公安局組織開展以西區、龍山、新西派出所轄區為重點覆蓋全區范圍的“百日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搶騙、涉黑惡、“黃賭毒”違法犯罪,全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消防安全隱患等,全面清理社會隱患。
“通過持續高密度、高強度、高效率的集中清查整治,對突出違法犯罪活動施以高壓,最大限度壓縮犯罪空間,使‘黃賭毒’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治安亂點區域得到明顯治理。”大亞灣區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王偉棟介紹,為嚴厲打擊“黃賭毒”,區公安局成立暗訪組深入排查,并發動群眾有獎舉報,研判梳理一批重點線索及時固定證據,突出刑事打擊,并打掉一批犯罪團伙,1~8月,打擊黃賭專項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百日整治”專項行動期間,刑偵大隊共辦結涉黑惡線索47條,鏟除涉惡集團1個和涉惡團伙3個,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財產267.98萬元;搗毀涉電詐窩點8個,摧毀涉電詐團伙5個,破獲案件168宗,刑拘犯罪嫌疑人60名。
在“百日整治”專項行動中,刑偵大隊集中優勢力量打擊盜搶騙等“小案”。通過三個多月的嚴厲打擊,全區盜搶騙刑事治安現發警情同比下降63%,破案率提高至75.6%。其中,西區片區現發警情同比下降66.28%,破案率提高至76.13%。
為打擊和預防電信詐騙,刑偵大隊專門組建45人宣傳隊伍,進工廠、學校、商場和小區,通過圖文、視頻、宣傳單和培訓課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宣傳,讓反電詐宣傳深入人心。其中,全區電詐有效警情環比下降11.3%,西區片區電詐有效警情環比下降25.7%。
02 屯警街面 快速處警
今年以來,大亞灣區公安機關全力打造以高效聯動指揮為牽引,專群有機結合、基礎管控扎實、打防管控于一體的防控格局。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亞灣區公安局籌建了海島大隊、特警隊以及交通特勤中隊、警犬中隊、排爆防化中隊、空管中隊等機構。
去年下半年強化的特巡隊是一支擁有80余名成員的快速反應力量,可滿足“1、3、5分鐘反恐應急處置”快速出警需要。
今年3月13日22時40分,巡警大隊萬達特巡隊隊員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西區茶山村沙縣小吃店內發生持刀傷人事件,要求萬達特巡隊立即前往處置。”當值萬達特巡組在班長袁成楓的帶領下,用時4分25秒到達現場,聯同轄區派出所迅速制止并抓獲犯罪嫌疑人。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面巡防管控綜合能力水平,扎實推進大亞灣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踐,今年7月以來,大亞灣區公安局黨委在深入研判全區安全防護工作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緊貼“規范化、專業化、實戰化”要求,按照“人到路上、心到路上、勤務到路上、形象到路上”的工作理念和“突出防控重點、落實巡防責任、健全巡防模式、夯實防控根基”的建設思路,大力構建“屯警街面、迅速響應、快速封控、封邊鎖口”勤務機制,全面提升“1、3、5分鐘”機動快反處突綜合能力水平,在轄區共設立10個巡防執勤點,打造全區閉環封控圈。駐點特巡隊隊員按網格劃分設置不同巡邏路線,在提高見警率的同時,快速處置街面警情。
03 科技賦能 “智慧”開路
自去年全市“一村(居)一警”工作開展以來,大亞灣區公安機關大力探索“一村(居)一警”大亞灣模式,注重以科技賦能助力,不斷提升社區治理綜合能力水平。
在此基礎上,大亞灣力推“智慧新警務”建設,僅一年多時間,“天上有監控、地上有巡防、出入有崗卡、視頻24小時盯守”的智慧村居成為大亞灣“一村(居)一警”警務模式的一張品牌名片。
荷茶村駐村民警詹志堅沒想到,駐村工作也能有如此高科技借力,特別是自己還沒發力,就成功抓獲一名在逃人員。
荷茶村是大亞灣外來人口最多、人口最密集、治安最復雜的城鄉接合部。轄區有5000余間出租屋,外來人口近7萬人。“人員流動性強,手機、電瓶車、自行車失竊案件和電詐案件高發。”詹志堅說。
近年來,隨著大亞灣經濟高速發展和臨深輻射效應,大亞灣區流動人口、出租屋呈逐年大幅上升趨勢,面積不到300平方公里的大亞灣外來人口就超45萬,若管理不到位,極易成為警情高發和案事件“低洼地”。
去年底,大亞灣區管委會在全區推廣“灣區e網通”人臉智慧門禁建設,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高清公共視頻。大亞灣區公安機關借此東風,主動對標省公安廳“智慧新警務”總體規劃,打造一套集“建、采、服、管、用”于一體、閉環可持續發展的出租屋流動人口管理體系,打通出租屋流動人口管理、全場景信息采集和聯系服務群眾的全流程生態。
“簡單講,只要房東和房客一掃描,就能獲取微信等基礎信息。房客刷臉信息上傳至粵省事作確認后,房東就可在后臺管理房客刷門禁等權限,而采集的信息服務公安、房管、街道等多個政府部門。”大亞灣區公安局“一村(居)一警”辦公室主任劉雪波介紹,這套系統采集基礎信息可謂“易、準、快”。同時,該系統支持全場景前端采集,可對場景內的“人、車、物、事”信息進行無感采集。
做好基礎信息采集工作的好處顯而易見。如警方發現某棟樓經常有不同男性進入,根據相關分析,可以研判該棟樓是否有黃賭等違法犯罪行為。“若有,民警通過后臺的一鍵授權刷臉進門,直接上樓抓人。”劉雪波告訴記者,這得益于“灣區e網通”人臉智慧門禁建設,今年,荷茶村轄區沒有發生一起入屋盜竊警情,在逃人員一進轄區就會自動觸網。詹志堅興奮地介紹,他就是利用“灣區e網通”人臉智慧門禁系統協助河南警方抓獲一名在逃嫌疑人的。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